?鋁鉚釘的耐腐蝕性能測試是評估其在特定環境中抵抗腐蝕(如氧化、銹蝕、化學侵蝕等)能力的關鍵環節,測試方法需結合其材質特性(純鋁或鋁合金)、應用場景(如潮濕環境、工業腐蝕性環境等)來選擇。以下是常見的測試方法及具體流程:
?

一、基礎測試方法:自然環境暴露試驗
這是直觀的測試方式,通過模擬鋁鉚釘的實際使用環境,觀察其長期腐蝕情況。
測試流程:
選取代表性的鋁鉚釘樣品(需去除表面油污、氧化層等干擾因素),記錄初始狀態(如外觀、尺寸、重量)。
將樣品暴露在自然環境中(如戶外大氣、海邊高濕度高鹽霧環境、工業廠區等),定期(如每月、每季度)觀察表面變化。
評估指標:表面是否出現氧化變色、斑點、銹蝕、裂紋,或重量變化(腐蝕導致的失重),記錄腐蝕發生的時間和程度。
優勢:結果貼近實際使用場景;
不足:測試周期長(通常需數月至數年),受環境波動影響大。
二、加速腐蝕測試:鹽霧試驗(最常用)
鹽霧試驗通過模擬高鹽、高濕的腐蝕環境(如沿海、道路除冰區域),加速鋁鉚釘的腐蝕過程,快速評估其耐腐蝕性。
測試標準:常用國際標準(如 ISO 9227)、國家標準(如 GB/T 10125)。
測試類型:
中性鹽霧試驗(NSS):使用 5% 氯化鈉溶液(pH 6.5-7.2),霧溫 35℃,適用于一般腐蝕環境評估。
醋酸鹽霧試驗(AASS):在氯化鈉溶液中加入醋酸(pH 3.1-3.3),模擬酸性腐蝕環境(如工業廢氣區域)。
銅加速醋酸鹽霧試驗(CASS):在 AASS 基礎上加入氯化銅,加速腐蝕,適用于鍍層或高耐蝕材料測試。
測試流程:
樣品預處理:清潔表面,必要時進行劃痕處理(模擬使用中的機械損傷)。
將樣品放入鹽霧箱,按標準設定溫度、鹽霧濃度、噴霧時間(如連續噴霧 24 小時、48 小時、168 小時等)。
試驗結束后,取出樣品,用去離子水沖洗并干燥,觀察表面腐蝕狀況(如氧化面積、銹蝕等級、是否出現點蝕或剝落)。
評估指標:按標準評級(如 ISO 10289 的腐蝕等級 0-5 級,0 級為無腐蝕)。
三、電化學測試:快速評估腐蝕速率
通過電化學方法分析鋁鉚釘在電解質溶液中的腐蝕行為,定量計算腐蝕速率,適用于實驗室精準測試。
常用方法:
極化曲線測試(動電位掃描):
在電解質溶液(如 3.5% 氯化鈉溶液)中,對樣品施加電壓,測量電流變化,繪制極化曲線,計算腐蝕電流密度(電流密度越大,腐蝕速率越快)。
電化學阻抗譜(EIS):
通過交流信號測量樣品表面的阻抗變化,分析氧化膜的完整性和腐蝕阻力(阻抗值越高,耐腐蝕性越強)。
優勢:測試速度快(數小時內完成),可定量分析腐蝕機理;
不足:需專業設備(如電化學工作站),結果需結合實際環境驗證。
四、化學浸泡試驗:針對特定腐蝕介質
模擬鋁鉚釘接觸的特定化學物質(如酸、堿、工業溶劑等),測試其耐化學腐蝕能力。
測試流程:
根據應用場景選擇介質(如 5% 硫酸溶液、10% 氫氧化鈉溶液、工業冷卻液等)。
將樣品完全浸泡在介質中,設定溫度(如室溫或實際工作溫度)和時間(如 24 小時、72 小時)。
取出后觀察表面是否有溶解、變色、鼓泡、失重等現象,計算失重率(腐蝕速率 = 失重質量 /(面積 × 時間))。
應用場景:評估鋁鉚釘在化工設備、酸堿環境中的適用性。
五、氧化膜性能測試:針對陽極氧化處理的鋁鉚釘
部分鋁鉚釘會通過陽極氧化處理(形成更厚的氧化膜)增強耐腐蝕性,需專門測試氧化膜的性能:
氧化膜厚度測試:用渦流測厚儀測量膜層厚度(通常要求≥5μm,厚度不足會降低耐腐蝕性)。
點滴試驗:將特定溶液(如磷酸 - 鉻酸混合液)滴在氧化膜上,記錄膜層被穿透的時間(時間越長,耐腐蝕性越好)。
鹽霧試驗:同上,重點觀察氧化膜是否脫落、破損,底層鋁是否被腐蝕。